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晨光文学 www.cgwx.net,最快更新崇祯大帝国最新章节!

端着菜盘上来。

    菜品丰富是自然的,对于来自后世的苦逼来说,来到大明的第一个新年有特殊的意义。

    什么猩唇、熊掌、鹿茸、松江鲈……地上走的空中飞的海里游的,林林总总几十样,反正什么好吃吃什么。

    这个情况,大人还好一些,可对于右边从未享过福的皇子皇女们,一个个欢呼雀跃高兴得不行。

    过去几年,哪有这种好日子啊!

    周皇后见状,呵斥了几句,让他们注意皇家礼仪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笑呵呵的制止了,多大的事啊,一群苦逼的小孩子,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?

    更何况是皇家?

    本尊过去把皇宫弄得跟丐帮总堂一样,想想也知道他会把年过成啥样。

    随着崇祯八年一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过去,时间缓缓来到崇祯九年。

    正月初一,崇祯皇帝举行正旦大朝会。

    四更天起床的崇祯皇帝,在乾清宫吃完早饭,然后正装参加正旦大朝。

    正旦的朝贺是礼节性的朝会,不是处理政务的朝会。

    也只有这次朝会过后,大明朝廷才开始正式放假。

    各个衙门都封衙封印,不办公了。

    当然了,现在毕竟不是太平年景,老孙头和卢阎王还在前线剿匪,内阁和兵部这样重要的中枢部门,会留下一些舍人当值。

    由于是礼节性朝会,是辞旧迎新的一次朝会,所以礼仪特别隆重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,就是礼部下属仪礼司大展身手的地方。

    金吾卫在殿内威风凛凛,从丹墀至午门外陈列甲士。

    锦衣卫从丹陛至皇极门外陈列将军,在皇极门外陈列旗帜,皆东西两列。

    典牧所在文楼、武楼南陈列仗牛、马、犀、象,面朝东西。

    纠仪御史二人,位于丹墀之北监察百官。

    一鼓时刻,文武百官穿戴朝会礼服,在午门外列班等候。

    二鼓时刻,分由左、右掖门进入,到丹墀东西,面北站立。

    三鼓时刻,执事官到中极殿,崇祯皇帝穿戴衮冕升座。

    仪礼司奏执事官行五拜礼,礼毕,奏请崇祯皇帝升殿。

    这种时候,崇祯皇帝仿佛就是一个傻子,随着仪礼司官员摆弄。

    没办法,传承两百多年的东西,总不可能一句话就结束了吧!

    再说,他也不愿意这样做。

    礼仪之防,华夷之辨,向来是华夏的传统。

    真要等到中西融合,世界就变样了,汉人再也不是主导了。

    这怎么行?

    至少,在他手里不行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起身而行,礼乐随之而起。

    尚宝司捧御宝前行,导驾官在前引导,扇开帘捲,崇祯皇帝到皇极殿升御座,鼓乐止。

    此时,鸣鞭、报时,对赞唱排班,群臣班列整齐之后,赞礼官长声高呼鞠躬,大乐随之奏响。

    片刻过后,司礼监秉笔曹化淳拿着内阁写就的新年致辞给崇祯皇帝,鼓乐止。

    “具官臣某,兹遇正旦,三阳开泰,万物咸新……履端之庆,与卿等同之。”

    洋洋洒洒的致词完毕后,众官皆跪,拱手加额,高呼皇上万岁,万岁,万万岁!

    等鼓声响起,由首辅温奸相曲身低头,再直身站立,百官随之。

    然后就是崇祯皇帝起身而行,导驾官在前引导到乾清宫,温体仁率领百官依次离去。

    这么一通下来,正旦大朝才算完结,朝廷开始进入放假状态,直到元宵过后。

    乾清宫内,崇祯皇帝瘫坐椅子上,他终于能理解万历、天启皇帝为什么不参加典礼了。

    因为太他娘的辛苦了,一点都没有过节的乐趣。

    一次正旦大朝要足足两个时辰,后世整整四个小时才能结束。

    而他必须在龙椅上一动不动地正襟危坐,仿佛一个傻子,一个人形木偶。

    虬龙盘螭的龙椅又宽又高,明黄软袄面冰凉软滑,足可坐三个人,端坐中间,两边的檀木扶手完全可说是虚设。

    台下的文武百官和侍候差事的内监,觉得坐在龙椅的人尊贵庄严,是统御百官下抚万方第一人。

    可崇祯皇帝坐在上面,觉得台下的官员都变得陌生许多,其实皇帝才是没有任何依靠的孤家寡人。

    皇帝这个职业,其实不好当啊!

    而像这样的大朝仪,除了正旦以外还有开朝和万寿圣节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一年有三次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崇祯皇帝不禁脸上抽筋,龙蛋有些疼。

    折腾!

    不过,考虑到朕年轻,身体好,为了大明千秋万代,忍了!

    只是,不知那些年迈的朝臣怎么办?

    这么一想,崇祯皇帝觉得当官也不容易。

    新年新气象!

    崇祯九年的元旦这一天,不光是皇帝忙,文武官员和小老百姓也忙。

    有谚语曰:“老子回头,不觉重添一岁;孩童拍手,喜得又遇新年。”可见过年期间老少欢娱情景。

    尤其是新上任的崇祯皇帝,在过去的一年中,把京城破落户、帮派一扫而空,无疑让京城百姓活得更舒畅。

    如今京城治安虽不敢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,但在大明的众多的城市中,也可以是蝎子拉屎独一份。

    这些,高高在上的官老爷或许体会不到,可处在底层的平民百姓,却是感触颇深。

    因为,这些破落户、帮派分子,滋扰的对象永远是百姓。

    现如今,这些人听说被皇上送去劳动改造,再也祸害不到京城百姓了。

    所以,崇祯九年的京城的大街上,商业气息比原来热闹了许多。

    伴随着如击浪轰雷般的迎新爆竹声,是卖瓜子的、卖江米白酒、卖合菜的吆喝声,热闹非凡。

    京城百姓献椒盘,饫蒸糕,呷粉羹,出门喜迎新春。

    整个春节期间,京城百姓出去贺年、拜年,热热闹闹。

    至于京官,则自正旦大朝以后,文武百官各自走遏亲友。

    亲者登堂,疏者投帖。

    最热闹的莫过于内阁首辅温体仁的家门前,道路人员往来交错,络绎不绝。

    而其他一些朝官往来,讲求形式礼仪。

    如东西长安街,朝官居住最多。

    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,望门投帖;又不下门,或不至其门,令人送门贴者。

    有的官员家里没有仆人收帖,新年时就在门上粘一个红纸袋,写上“接福”二字用来收帖。

    可世间的事,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。

    承平了两百多年的皇亲国戚和勋贵世家,却如何也高兴不起来。

    说起来这一切,还不都是崇祯皇帝闹的。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