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晨光文学 www.cgwx.net,最快更新穿越明末当土豪最新章节!

家管事回转身来向王百户与吴为连连称谢,定要邀请两人到镇上有名的酒楼“范楼”一聚。吴为正好想要直观了解一下晋商内情,王百户则是无宴不欢,几方正是一拍即合。

    那管事也作势邀约了巡检司的巡检同去,但那巡检官卑职小,方才又对流民弹压不力,哪里去讨这个没趣,最后得了那管事十两银子后便千恩万谢地带队告辞而去。

    至于那几百名俘虏,吴为只略交代几句,自有吴十一和赵文卓带人处理,两人知晓吴为心意,自会安排妥当,符合要求的带着上路,参与到建设遵化的大潮中,其余的发给钱粮遣散,众人都是做得熟了,倒是无需担心。

    范楼是介休范氏的产业,范家也是著名的大商贾,是满清入关后指定的八大皇商之一。这座酒楼有三层之高,在楼上安坐。即可享受南北美食,又可远观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,在这壶口镇上端的是首屈一指的好去处。

    那张府管事还叫了局,将镇上最有名的青楼逸芳楼的头号红牌芳官延请了来唱曲佐酒,这一番花费当真不小,就算是为了感谢二人为其解围,也显得过份巴结了些。

    其实这其中却是另有内情,原来这管事听了吴为自报家门后觉得甚是耳熟,待看到安塞营军士手段之后顿时想起传闻中的安塞吴典史来。商人信息最是灵通,他曾听人说道陕北有个姓吴典史。招揽流民兴修水利。开荒种粮自救,还鼓励工商兴业,让无数饥民得以自食其力,端的是活人无数。传闻故事中有不少都是商人感兴趣之事。由不得他不多作留意。

    其中最让他感兴趣的就是传说中那吴典史引种的泰西仙薯了。竟能亩产万斤之多,没有人比垄断口内外贸易,知晓各地灾情的晋商们更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。这年头,粮食就是银子啊,亩产万斤的良种意味着什么?那就是一座金山啊!

    重利当前,自然有人费尽心思不惜重金从安塞偷运出来仙薯种苗,不料就是请最好的老农试种,也没有一个成功的,就算一开始貌似成活,过不多久也都纷纷枯萎,拔起看时,根部都已变黑腐烂,显见其中必然另有蹊跷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结果也属正常,如此珍贵的良种,若一载就活,那也未免太过容易了些,岂不是有了此物之后,世上就再无饥馑?

    闻得吴姓典史并无深厚背景,本已有人打算向其使些软硬手段,不料他竟是个允文允武的全才,安塞一战,竟以不到三千人马大败十万流贼!之后又闻听其深受三边总督杨鹤的赏识,就更是让一些有心人缩手缩脚了。

    所幸除了仙薯良种之外,安塞的诸般奇技淫巧也是甚多,无一不是匠心独运,可致厚利,在有心人的着意访求之下,也迅速从安塞传播开来。

    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,大明朝可没有什么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,就算吴为想独擅其利也没办法。不过象类似炼钢高炉这样的军国重器倒是不虞被窃取机密,因为这里面有个耐火材料的问题,就像土豆种苗的灭毒必须用到农药浸泡一样,在这时代是无解的。

    各路商家都仿制了不少安塞发明的新奇器物,就拿眼前这张家来说,在方才码头外停泊的船队中除了粮食之外,就还有大批仿制安塞的蜂窝煤炉!这玩意是运往辽东苦寒之地的,料来必将奇货可居,供不应求!

    眼前如果就是那传说中的吴姓典史,那岂非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,正好与之攀谈一番,若是运气好,竟有所得,料得家主必将不吝重赏!

    存了这份心思,那张府管事对吴为的态度也就格外热络巴结起来。

    一行人将范楼的整个三楼都包了下来,亲卫伴当则三三两两在二楼就座,有意无意地将上楼的楼梯看住了,并不许寻常人等上楼。

    见那张家管事如此殷勤,吴为心中也猜到了几分,不过他也不太在意,太极推手正是他最擅长之事,他现在只是一个劲地思考如何破坏这张家往辽东运粮的计划。

    派人乘夜摸上张家的粮船放火,嗯,可行倒是可行,不过却有些可惜,这许多粮食白白被付之一炬,本来可以救活多少灾民啊!

    而且这些粮食不过数千石而已,对于缓解后金的饥荒不过是杯水车薪,料得向后金输血的工程必然不是张家一家能够完成,必然是整个晋商集团的集体行动。

    就算以张家来说,往辽东运粮的船队也绝不会只有这一趟而已,就算自己把这些粮船都烧了,也不过就是让张家多花费些时间和银钱重新筹措罢了,对于张家这样财雄势大的世家来说,绝对算不得什么重大损失。

    难道就这么将其白白放过去?吴为又有点儿不甘心。(未完待续……)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