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晨光文学 www.cgwx.net,最快更新轮回之帝国的历史最新章节!

    在东的看法里面,他并不认为这个时代的纸币已经成为必须。他觉得遗憾的是,宋代出现了一点偏差,没有将这一新的事物顺势转化为银行,而是变为纸币。

    因为他觉得,铜钱实际上远未到退出历史舞台之时,它有缺陷这是肯定的,量大之时,既重,而且不宜于携带,哪怕你现在就过渡到银本位制,也依然如此。可假如有各地的银行存在,这个问题就基本上被解决。后世再度出现的钱庄,原因不就是如此吗?

    但在这个煌煌大宋朝办银行,它的条件还不能说完全具备,因为朝廷无论在实践经验上,还是在认识上,都还差了点。

    然而,帝国国债的发行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。朝廷的官员在这个完全等同于“存款、兑付”的过程中,会对最基本的银行业务有了直观的了解。这样,就可以给将来帝国银行的建立,打下非常好的基础。

    东更认为,只要朝中的大臣能接受“圈钱”的认识,他就能够将他们引到建立帝国银行的轨道上去。而让帝国户部更多的插手这件事,他就是在为将来设立帝国的银行做准备。

    他在仔细斟酌之后,与陆秀夫和赵与珞说道:“老师,赵大人,这个民间的借钱之事,朕觉得里面妙处有很多。”

    陆夫子和老赵都明白了,小鬼头这次是真的要好好折腾一下了。

    他们问道:“陛下的意思是?”

    “老师,赵爱卿,我大宋造币多年,实际上并不缺乏钱财,也许缺的,是合理的整合手段。”

    陆秀夫与赵与珞相互看了一眼,他们又一起盯着陛下。

    “朕就提一点,假如朝廷能够设立一个机构,让天下人将他们手中闲放的多余钱财,都存放在其中,就算是付点年利,这对朝廷的益处,怕也是无可限量的吧?”

    陆夫子和老赵全身大震,他们的眼中全冒出了精光,因为这暗示的太到位了。

    如果你能圈来天下之人的钱,给点利钱算什么?朝廷又能做多少事?就是战事的经费,多半怕也是能解决了。

    “更何况朕以为,王荆公的青苗法,固然有其不当之处,可如果朝廷真的能在别人自觉自愿的基础上,贷给真正需要之人,这也同样可以牟利。朝廷并不完全是光付利钱出去,而是还有利钱收进来。您们说是不是?”

    不要怪咱啊,后世经济学的理论讲得再好听,其实质不过就是:圈钱来花,钱再生钱,就那么回事。

    “朕查阅了过去的川中交子的做法,同样还认为,这个机构更可给商人带来便利,因为郡与郡之间,他们做生意不需要再携带那么多钱。既然他们得到了便利,付一点点费用,怕也是应该的吧?”

    省了那么多事,你当然应该付点好处费。

    “但其中的风险,朕认为也不小,因为一旦朝廷的这个机构失去了信誉,天下立时就会大乱,故要极其慎重。”

    陆夫子和老赵一躬身:“陛下思虑深远,臣所不及。”

    “老师,赵爱卿,这个举措,利弊都有,但利更大。朕希望你们好好琢磨琢磨其中的诀窍。尤其是户部,更要多方细致的了解。朕以为,这个国债只是第一步,它是在为朝廷积累经验。而下一步,朕就希望朝廷要建立这样一个机构。这个机构的名称,就叫大宋钱行吧。”

    兄弟我提示到这个程度,也就够了,要是你们还不领悟,兄弟我干脆找块豆腐,撞死算了。

    最后,帝国陛下显然是为了转变两位重臣的观念,他又说道:“二位爱卿,这里面并非全是与民在争利,在朕看来,而是有着天下的大利。你们万不可不察。”

    这一回,陆秀夫与赵与珞是真的被撼住了,“圈钱”就不提了,他们根本没有想到,在这个国债的背后,陛下竟然隐藏着那么深的一个图谋。

    而东没有预料到的是,帝国臣民后来并没有称此一机构为“钱行”,而是叫“宝行”。因为开始的时候,他们在哪里存、贷、兑换的,要么是“通宝”,即铜钱,要么就是“至宝”,也就是银币或金币,所以起了这个名称。

    后世研究宋帝国金融发展史的学者,曾提出过这样一个看法:

    由于宋帝国在北宋时期,曾有王安石于“熙宁变法”的过程中,通过“青苗法”实施过国家的“贷”;后又有景炎年间海上行朝创立了更严密的“国债”中的“借”,再加上南宋期间大规模发行货币的教训,所以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中央银行体系的国家。

    他们指出,宋帝国在“借”、“贷”、“发行货币”三个方面所积累的经验教训,实际上当时已经使他们成为世界上,唯一一个在整个**的层面上,对未来中央银行的业务和作用都有着一定了解的国家。

    在他们的研究中,正是因为行朝在景炎年间、以及以后的岁月里,不断地发行了“国债”,由此所带来的民间“购买”和“兑付”问题,致使当时的帝国财政部、即户部,通过国债司,在帝国的各个郡均先后派驻了官员,并设立了相应的办事机构。而这些机构,又在客观上为它们转变为帝国中央银行在各郡的分支银行,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,从而后来宋帝国一举建立了整个国家的银行体系。

    其它国家的学者还认为,宋帝国在放弃“交子、会子”之后,尽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,仍然实行的是铜本位制,但他们大规模发行的第三种纸币,应当就是从景炎年间开始的“国债”。因为他们通过研究宋人留下的笔记、逸事等资料发现,当时宋帝国的民间,实际上在商业的流通中,就存在有许多使用帝国严格保兑的“国债”现象。

    -----------

    恶搞了一章,玩笑而已,不妥之处以后再改。

    多谢读友的鼓励,怕是有几位兄弟经常给投票,在下十分汗颜。哈,有时想偷懒又不太好意思,的确慢了点。在此顺便还对两位给在下满分评价的友表示谢意。

    有事,十日之内,怕是不能更新,非常抱歉。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