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晨光文学 www.cgwx.net,最快更新官话最新章节!

    第二天,也就是4月4日的上午。一大早,五龙峪新村里就响起了唢呐声,李家、白家两家娘家人早早地就在新村村口集合了,陈学智、陈观父子两个身穿孝衣,跟着唢呐班到村口迎接。

    之所以这么早,是因为马上就要举行大云寺和落雁观音开光大典了,邀请的嘉宾今明两天就要抵达五龙峪,不光是陈观,全五龙峪人都忙的很,必须早点把合葬仪式进行完,不能耽误大云寺和落雁观音开光大典的事儿!

    两头娘家接到陈家院子里后,饭菜马上就上桌了。还是五龙峪传统饭菜,每桌几个小菜,玉米糁子汤,杠子馍,等于是早饭。

    吃完饭,在唢呐班引导下,陈学智两口子、陈观都身穿孝衣去了老陈家的祖坟。

    李福来领着村里的小伙子们,昨天晚上在墓地轮班打墓,整整一夜,把墓穴打好了。打的是隔山墓,在墓穴壁上开了个窗户,和陈德大的墓穴相通。

    陈观要迁葬白奶奶遗骨和爷爷奶奶合葬的消息不知道[ 怎么就传出去了,合葬仪式举行的这么早,周里乡乡长俞可成、桐花镇党委书记陶海山、镇长张磊、龙湾镇党委书记柳寿永、镇长徐克都带着各自直属部门的负责人赶到了,县公安局、民政局、财政局、组织部、政法委等部门的领导也赶了过来,包括水泉市的朋友们也赶过来了。特别是水泉市的金晨晓、薛明等人,不知道起的有多早,反正是赶在合葬前赶到了陈家祖坟。

    李立德副书记、宣传部副部长胡明等人本身就在大云寺,也赶了过来。

    一时间,原本简朴的小事过成了大事!

    按照风俗,孝子先下到墓穴查看一下,然后是用孝布把棺材擦拭干净,随着旋风头也就是司仪的喊声,起灵下葬,然后就是封墓门、攒坟头、立碑!

    碑文是陈观早就写好的,交给明水城里专门刻制墓碑的店铺做好,连墓碑基座都是事先浇筑好的。等坟头攒起,在坟前挖坑,放入墓碑基座,立碑。

    碑的上方是一个陈德大身穿八路军军服、手持钢枪冲锋的雕塑,碑额上镌刻着“五龙峪革命旗帜”七个大字,碑的正面刻的是“八路军老战士陈德大及夫人白雪绒、李雅琴纪念碑”,碑的下方刻的是子陈学智、媳郑玉莲、孙陈观敬立和年月日,碑正面两边刻有麦穗、谷穗、玉米棒子、莲花、石榴、核桃、柿子、桃、杏等图案。

    原来陈观的奶奶名字叫李雅琴!

    碑的背面,刻写着陈观撰写的碑文。

    碑文上记载了陈德大、白雪绒、李雅琴的生平事迹,字里行间折射着那个血与火的时代的刀光剑影,展示了爱情的伟大、无私和人性的光辉!

    墓碑树立起来后,县民政局的领导、县武装部的领导先后讲话,高度肯定了陈德大同志、白雪绒烈士对五龙山区革命的贡献!

    从水泉赶到五龙峪参与导游接待工作的周冰,用标准的普通话,诵读了陈观撰写的碑文。

    碑文念完后,陈观面对亲朋好友,做了一个《纪念我的爷爷奶奶》的发言。

    陈观语调不高,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的清清楚楚!

    就听陈观讲到:“我的爷爷陈德大,出生于长工之家,从小给地主家放牛。16岁那年,我的爷爷当了五龙峪村的保长,领到了一支老套筒步枪。当时,抗日号角已经吹响,八路军东渡黄河赴山西抗战,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。而偏僻的五龙峪,依然是兵匪横行,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命贱如草,生不如死。我的爷爷为了给五龙山的穷乡亲们找条活路,也为了打鬼子,拖着当保长发给的那条老套筒步枪,偷渡黄河,到山西参加了八路军,走上了革命道路。从此奋战在抗日战场,和小鬼子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,展开了生死搏杀!也是在八路军这支伟大的队伍里,我的爷爷识字学文化,成长为了八路军的排长!”

    “日寇发动以打通大陆交通线为作战目的的豫湘桂战役后,正面战场上的****兵败如山倒,一溃千里,连国民党的中原省政府都放弃了古都,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逃到宁水,用蒋介石赠给他的黄金制作的手枪,换了一头毛驴,头上包着块毛巾,化装成农民,逃往宁水、明水深山区。在这危机关头,此时,八路军独立团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